您的位置:首頁 >環境監測 >

合肥市全力構建“天地空”一體化環境監測網絡

2021-03-10 14:32    合肥市生態環境局   責任編輯:董巖花

日前,合肥市印發《2021年合肥市生態環境監測工作實施方案》,緊緊把握新一輪信息技術變革和數字化發展趨勢,加快布局環境監測“新基建”,推動環境監測信息數字化,構建起“天地空”一體化監測網絡。

空氣質量監測全覆蓋。充分利用全市11個國控城市空氣自動監測站、10個省控城市空氣自動監測站、1個市控城市空氣自動監測站、132個鄉鎮(街道)大氣小型標準站,每天24小時連續監測空氣質量。針對PM2.5、PM10等大氣顆粒物,手工監測和自動監測相結合,遇到重污染天氣時,加大監測頻次。瞄準臭氧污染前體物VOCs,每小時出具一組監測數據,每月上報數據分析報告,開展O3敏感性分析和VOCs來源解析。布設3個監測點,對酸雨進行監測,實行“逢雨必測”。立足全市15個點位,開展環境空氣降塵量監測。

水環境監測全流域。構建地表水質監測“9+X”指標體系,9項基本指標和X項特征指標,利用29個國控水質自動站、11個省控水質自動站、27個市控水質自動站,對巢湖湖區和柘皋河、兆河、裕溪河、雙橋河、十五里河、派河、杭埠河、白石天河、南淝河9條出入湖河流考核斷面(點位)進行監測,監測數據“三級審核”后上報。針對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、入河排污口、地下水質、農田灌溉水質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水質,開展專項監測。

監測手段采用黑科技。利用兩臺走航車和三臺激光雷達,對大氣污染顆粒物進行溯源。運用衛星遙感,利用靜止衛星與極軌衛星對秸稈焚燒進行監測,利用高分辨率遙感衛星每季度監測裸露土地情況。在全市范圍內架設226個熱成像中載云臺攝像機,對秸稈禁燒環境違規行為實行24小時全覆蓋監測。在南淝河、十五里河、派河3條河流重點河道位置,架設45個激光中載云臺攝像機和12個球機,對三條河流重點河道水面漂浮物等環境問題進行24小時全天候監管。

相關閱讀

色偷偷一区二区无码视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