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頁 >環保新聞 >

古韻新聲話長江|潛入江底的環保衛士

2021-04-25 14:28    交匯點新聞   責任編輯:董巖花

長江水怎么樣,沒有誰比孔兵感受得更加真切。從2009年到2020年,他曾前后7次潛入長江,在江水的包裹中觀測長江江蘇段的江底世界,親自用手撿拾過沉降在江底的塑料垃圾,也在一次次的下潛過程中見證了長江生態環境的向好之變。

1966年出生的孔兵,是一位資深潛水教練,同時也是南京潛水者之家俱樂部的創始人。2007年,孔兵經過訓練具備了專業潛水資質后,就開始以南京為原點不斷向周邊的各類水域進行探索。2009年,出于好奇想要探一探長江江底,孔兵和朋友第一次在南京江心洲潛入長江。

“當時為了下江潛水,我們還提前查閱了相關水文治療,選擇了氣候比較適宜的9月進行嘗試,但第一次在長江潛水的感覺很不好。”孔兵回憶,當時的長江水質比較差,能看到長江水上有明顯呈泡沫狀的工業污染漂浮物,水體也有味道,水下能見度很低,潛水時手掌就算放在面前都看不到。在下潛了5米多深后,孔兵就結束了這一次的嘗試,用時僅5分鐘。

孔兵坦言,因為第一次下潛長江時的感受很不好,所以自己在很長時間段內都不愿意再次下江,覺得這不利于身體健康。后來,孔兵坐船沿江而上巡游時,看到有化工污水直排長江,排入長江的尾水顏色與江水本體的顏色呈現出明顯的差異,這樣的畫面令孔兵感到很難過。

到2015年,由于執行潛水任務需要,孔兵再次下潛長江,這一次“能感覺到長江水質已經開始有了好轉”??妆榻B,每次下水時他們都會帶一些攝影器材和輔助光源,將攝影器材放在自己的面前并順著光源的照射方向把手伸出去,就能辨別出不同深度下水質能見度的差異。“用這個辦法我們發現,長江水體的能見度在深處時反而比在淺層時要高,這很直觀地說明一般的污染物多聚集在長江水體的表層。”

2016年,孔兵創建南京潛水者之家俱樂部,并在2018年接觸到了環保公益組織“無境深藍”,開始帶領潛水愛好者們一起潛水撿拾水下垃圾??妆宄赜浀盟谝淮卧陂L江里撿垃圾時拾到了一只舊皮鞋、一塊地墊以及一些塑料袋。“只要是游客比較多的區域,無論是江灘上還是在水下,垃圾都會比較多,而且多以塑料制品為主。”孔兵說,手機、相機、拖鞋、易拉罐,林林總總,沉積到水下的垃圾什么類型都有。

游客隨手丟得容易,但要想把垃圾從江底再帶上岸卻難上加難??妆榻B,長江水流湍急,具有一定的風險性,普通的休閑潛水員不建議下江撿垃圾。而且每次每位專業潛水員背著空氣瓶潛入長江的時間一般不超過45分鐘,靠人力能從江底撿回的垃圾數量也十分有限。江里的問題根源在岸上。因此,孔兵對現在國家大力推廣的垃圾分類工作“舉雙手支持”,而且他也會和其他公益志愿者一起參與“凈灘行動”,帶領青少年在江灘上撿拾游客丟棄的塑料垃圾,共同打擊塑料制品對水體的污染。“我們所做的這些其實力量都很微薄,但還是在堅持,就是希望能通過所做的活動帶動更多的市民一起參與進來,建立環保的意識和理念,不斷影響身邊人,讓每個人都能從身邊的小事做起,從不隨手扔垃圾開始,整個社會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。”

到最近的兩三年,孔兵表示,很明顯的感受就是長江水質發生了極大轉變。“現在再潛到水下,加上輔助光源(能見度)可以看到一臂長的距離。這是個很大的轉變,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很不容易。”孔兵介紹,隨著近幾年長江流域整體環境治理,不只是長江,長江周圍水系的生態環境也在不斷變好。從最近3年在太湖進行的定點觀測情況來看,現在太湖的藍藻污染情況已經很少了,水體質量有了很大提高。

孔兵是個地道的“老南京”,在他的成長記憶中,長江就是他和小伙伴們的天然游樂場??妆ΨQ自己兒時頑皮,經常到長江邊抓抓蝦、釣釣魚,還在江里游泳,喜歡跑到南京長江大橋上扒著欄桿往下看,在寬闊的江面上找江豚的影子。南京人把江豚叫做“江豬子”,但在后來很長的時間內孔兵都沒能在長江中再見到江豚的影子。“前年我們在長江江陰段執行任務時,在船的左前方看到三頭江豚游過;后來在南京的江浦段也看到了一次江豚,當時的心情,哎呦真是興奮啊。”孔兵說,長江大保護是造福子孫后代的大好事,自己作為一個喝南京長江水長大的潛水員,希望長江的生態環境能越來越好,老百姓喝到的長江水也越來越清。

相關閱讀

色偷偷一区二区无码视频